我校召开2022年度“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评审会

发稿时间:2023-01-01浏览次数:235


20221230日,我校线上举行2022年度“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评审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副校长舒静,原副校长、关工委副主任余小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德育发展研究院(筹)院长王戎学生工作部(处)、教师工作部、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出席并担任评委。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导师团导师代表、全体辅导员、青年教师班主任出席。

会上,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介绍“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2.0 版)”建设方案发布情况,随后,经学院推荐申报、学校初审的23个导师团围绕目标完成情况、特色经验、主要成果及举措设想等进行现场答辩。

与会专家对导师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思亮回顾了导师团成立八年来的发展历程,并表示,面对导师团塑造的育人新格局,上中医的学生、教师学生工作者是幸福的,要充分挖掘“名医名师名家”资源,同成长共进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胜认为,各导师团注重全方位、多资源整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挖掘特色打造特色,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好关工委、妇委会、团委优势,共写育人大文章。

王戎强调,导师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导向、有举措、有评价、有特色,与课程思政理念相吻合,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了良好的育人传统和工作基础,未来要在制度标准建设和成效评价上下功夫。

余小明认为,导师团工作呈现出向研究生、国际学生延伸的良好发展态势,要及时总结经验,明晰下一步方向,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思考有方案有举措,特别是要帮助学生筑牢文化自信的中医药根基。

舒静强调,导师团根据新时代新要求主动对接本科教育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学科建设和特色人才培养,融入社会资源,有设计有制度有落实,形成导师团与课程思政、青年教师班主任师生共同体。

朱惠蓉指出,8年来,导师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育人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二元合一”,实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实现了组织、内容、形式、队伍、资源、成果“六化考评”。她对导师团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努力克服精神懈怠倾向,形成“中医药+”特色机制,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二是努力克服能力不足倾向,对标学科评估目标导向,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三是努力克服脱离学生倾向,搭建学生关切需求体系,畅通育人“主渠道”。

2022年是学校“导师团”2.0建设方案的发布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校将进一步推进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工程内涵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常对标对表,增进团结、改进工作、担当使命,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添砖加瓦。[学生工作部(处)、校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