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杏林育人·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论坛举行

发稿时间:2022-03-02浏览次数:545


31日至2日,学校“杏林育人·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论坛在图书馆裙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副校长舒静,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二级学院、单位学生工作负责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和青年教师班主任等近200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学生工作部(处)部长沈漫主持。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郑长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包涵,我校副校长舒静、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处长许家佗、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思亮作专题报告。

朱惠蓉在致辞中充分肯定过去一年我校学生思政工作在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本次论坛凝聚辅导员、青年班主任、教师等各支育人队伍为“大学工”团队增效赋能表示期待。她指出,学生工作队伍要把握时代要求,找准工作发力点,做方向明确的行动者,紧紧围绕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和“十四五”战略目标任务,将文件精神和规划部署落实到行动之中;要聚焦协同创新,探索育人结合点,做同向同行的引领者,立足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和学生需求,把学生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实效上;要保持成长动力,做问题导向的思考者,探索创新的理论方法,进而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推进学校思政工作新发展。

首日上午,围绕“德育规划·创新发展与系统推进”主题,杨长亮以“上海市学校德育‘十四五’规划与德育前沿热点”为题,从研制背景、研制过程、研制思路和主要内容四方面介绍上海市学校德育“十四五”规划。他指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学校德育工作着眼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美德养成,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明确“铸魂提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行动计划等八大行动计划,接下来将聚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大思政课”建设做进一步的探索。许家佗深入解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主要发展,表示学校“十四五”规划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机遇和挑战中加强组织实施,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提升上海市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下午,围绕“德育治理·体系优化与能力提升”主题,郑长忠线上作题为“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逻辑与对策”的报告。他立足“两个大局”,讲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阐明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特殊意义,并以自身经历激励辅导员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原则。包涵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育”为题,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和经验,她指出,每一个辅导员都应该积极探寻适合学生也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积极发展自我,积极融入团队。

第二日,以“德育内容·五育融合与精准赋能”为交流主题,舒静作题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的报告。她从背景、目标、思路、方法等方面,介绍我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期待学生工作队伍为学校培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卓越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持。陶思亮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探索”为题,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日常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协同育人的背景、现状和可能路径,为两支队伍下一阶段深度融合的方向提供思考。

在分组讨论环节,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陆佩丽、创新中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姚广涛和中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倩蕾分别带领小组成员围绕协同育人理论、育人评价模式、思政队伍培育、突发事件处置等主题展开讨论,辅导员何璠、夏晴、刘晓、张孟强、季伟、张胜男作主题发言。现场讨论热烈,青年教师班主任们纷纷表示,学校导师团等平台拉近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深化了自己对第一、第二课堂育人工作的认识。最后,通过团体素拓项目——旱地冰壶,与会人员增进友谊、共谱新篇。

本次论坛学生工作各路队伍互学互鉴,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与实践,以立德树人推动杏林育人,拓宽了我校思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继续为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中医药人才做出贡献[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