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9点,我校2019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在体育馆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曹锡康,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建光,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副校长陈红专、胡鸿毅,总会计师徐瑶玲,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各职能部门、二级单位的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来自新疆、云南等地和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家长代表以及920名毕业生参加典礼。典礼由朱惠蓉主持。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一同观看了视频《时代先行者•美丽追梦人》,共同感受与学校同频共振、满怀激情、争创一流的岁月痕迹。视频记录了2019届毕业生在学术科研、公益实践、国际视野、文艺体育、志愿奉献等各方面的风采,充分展现了上中医学子不忘为医为学初心、牢记传承创新使命的精神风貌。
典礼上,陈凯先宣读了2019届优秀本专科毕业生名单,一批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生受到表彰。校领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为全体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并正冠拨穗。
视频《致敬我的青春》中,到西藏基层服务的毕业生蒋丹在视频中立志道:“将一直坚守在边疆第一线,把对边疆和医学的热爱,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她的崇高志向和奉献精神引发同学情感共鸣,获得热烈掌声。
来自中药学专业的陈华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说:“从白大褂到绿军装,从草木香到汗水味,从救死扶伤到保家卫国,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责任;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初心。”他曾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响应祖国号召,成为了一名军人,而今漫漫人生路,他即将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来自中医学专业的国际学生邓顗丰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道:“从马来西亚来到魔都上海,我收获了中医的知识。现在的我不仅是中医的学习者,更有幸成为了中医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随后,由毕业生原淳淳自创,校友单孟俊书写的《沁园春·赠上中医母校词》作为礼物赠送给学校,以此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适国强邦安,中医盛景,见新见绿,锦绣未央。吾辈立心,大医精诚,仁爱悬壶济四方。望前路,耀人物风华,上医名扬。”该份赠礼展现了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成效,也传达出新时代上中医青年学子的理想抱负。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主席、我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沈远东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自己从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十年来的体会,深刻感受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本身就是一张亮丽的名片,母校传授给我们知识,母校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以及母校赋予我们的自信是我们克服人生征途上困难和挑战的力量之源泉。同时,他勉励全体毕业生要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来看待那些创新性的事物;做事业不能急功近利,特别是做医疗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它需要一种高尚的境界和“家国情怀”;此外要做到学无止境。
徐建光为全体毕业生带来“最后一堂大课”,他指出:“上海中医药大学,拥有创造奇迹和美好未来的勇气和实力!而在座的你们,便是聚沙成塔、聚水成涓的青春力量!”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他在大家启航的行囊里放上三味毕业本草——“生地远志”“细辛厚朴”“熟地当归”,将深切的希望寄予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们:希望他们面对未来的世界,始终拥抱梦想、心有远志、志当凌霄;希望他们面对现实的世界始终踏实细致、谦卑忠厚、不忘初心;希望他们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虚拟世界,始终内心闪光、眼中有美、守正创新。中医药烙印是母校最深沉的馈赠,忠实地陪伴毕业生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走向未来。祝愿他们心怀阳光、不惧远方,任岁月流淌,终不负前往,共和国70年的荣光把前路点亮,上中医的厚积薄发让其道大光。
“阳光洒遍青翠的杏林,我们相聚在浦江之滨,努力弘扬中华的瑰宝,为人类托起浓浓的绿荫。”校歌声中,典礼迎来终章。对于毕业生而言,美丽的杏林永远是每一个上中医学子的心灵港湾和坚强后盾,待到杏花再开遍美丽的校园时,期待同学们再回家看看。(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