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团队为传统医学纳入世卫国际疾病分类发挥核心作用

发稿时间:2019-05-31浏览次数:1651


日内瓦时间2019525日上午,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报告》指出,ICD-11包括一个题为“传统医学病证—模块1”的补充章节,将起源于古代中国且当前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普遍使用的传统医学病证进行分类。

世卫组织传统医学、补充医学与整合医学处处长张奇表示,这标志着世卫组织对来源于中医药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也是对中医药在中国、在国际上应用越来越多这一现实的认可。国内外多位专家表示,中医正式进入世界卫生体系,这将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它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并以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系统性。2009年,基于全球范围内中医药越来越大的服务量和市场,世卫组织意识到,在ICD体系中应有符合传统医学需求的分类代码体系,由此提出在第11次修订中增加传统医学章节,启动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

为推进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ICTM)的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98月委托当时的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牵头承担ICD11版中医药部分的研究制定工作,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年组织成立了包括全国近20个省100余位专家组成的“ICTM(中国)项目组”,同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承担项目日常工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窦丹波教授任中心主任。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组建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等牵头的ICTM项目审评专家团队和各专业专家组以全面配合落实项目相关工作。我校朱邦贤、李其忠、严隽陶、蔡淦、唐汉钧、周永明、施建蓉等一批教授入选专家团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为传统医学章节最终形成以中国方案为主的工作原则、协调各国实际形成共识、推动WHO最终颁布并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奠定了基础。

20105月,世界卫生组织ICD传统医学章节第一次会议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是WHO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中国项目组,全面参与传统医学章节的制订工作,并与WHO传统医学、疾病分类、信息处理等工作团队,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参与国家的专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交流。项目研究历时近10年,中国专家组创新地建立了“病、证内容模板和病证分类框架”。这一框架构建不仅反映了中医理论体系特点,符合中医传统医学病证内容,同时也兼顾了相关国家传统医学内容。传统医学章节共有具体疾病名150条、证候196条。

201310月,我校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成员参加WHO-FIC北京年会

中国专家组完成中医病、证国标英译8万余字;完成2次术语审评工作,收集整理专家意见4928条,先后选派12名志愿者赴世卫组织总部参与工作。

严世芸教授等项目审评专家召开审评会议

在十年间,经过数十次由WHO组织,各个参与国专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争论、协商和讨论,构建了既符合ICD原则,又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兼顾日韩传统医学内容的传统医学病证分类体系模板。模板得到了WHO的采纳和各国专家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国内近百位专家,共同参与WHO面向各国专家的ICD11传统医学章节α版、β版的审评。

2017年项目工作组在上海,由WHO官员指导进行了实地测试,共计完成1280例样本,为传统医学章节的发布实施提供了中国样本的专业数据支撑。WHO2018618日正式发布包含传统医学章节的ICD-11预览版,供各成员国先行试用。20195月,项目组上海专家在上海选取所有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4所西医医院,用ICD11版传统医学章节病证编码体系与中医相关国标代码库比较测试。在中医类医院内,病证编码体系疾病分类匹配率为90.18%;证候匹配率为71.77%,相关数据佐证了病证分类框架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

2017年,WHO ICD-11传统医学章节Beta版第一轮实地测试暨传统医学章节分类与应用培训班

2019年世界卫生大会进行成员国表决通过后正式发布。根据WHO工作指南,其中传统医学章节可以单独在临床中使用。至此以我国中医药病证分类体系为主的ICD-11传统医学章节制定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即将进入实施和应用。

20184月,世界卫生组织ICD-11传统医学章节第三次编辑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进入ICD家族后,可与ICD体系同步推广传播,以形成中医病证分类体系的国际标准化语言,促进中医药在临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险等领域形成国际共识,为中医药维护人类健康服务作出持续贡献。(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