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20日,我校2018年本科生辅导员、班主任专题培训班举办。学员们深入学习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研讨“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工作。
开班伊始,全体学员观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直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感悟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觉醒、伟大的革命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坚定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我校党委书记曹锡康、复旦大学知名教授邱柏生、《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副主编曹宁华、我校学工部部长陶思亮分别作专题报告。曹锡康以9个“深刻把握”对全国教育大会进行详细解读,通过大量的事例、详实的数据,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邱柏生围绕“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对“教育主体协同、教育要素协同、教育功能协同”进行深入讲解,并指出导师团工作要继续坚持搭建平台、创造产品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曹宁华以“辅导员要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为主题,强调辅导员要有科研情怀和科研精神,聚焦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陶思亮立足高校育人“线性特征”、“分化+”以及“分离+”等现实问题,与大家分享“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出的背景和具体教育实践。
围绕“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主题,辅导员、班主任通过专题研讨、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充分交流,系统学习和巩固相关基础性工作知识和技能。
此外,本期培训以素质拓展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大家深刻体会到团结与合作、挑战与超越、担当与奉献对团队发展和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结业仪式上,中药学院辅导员陈秀兰、基础医学院辅导员耶尔木拉提·海沙尔代表全体辅导员发言,表示辅导员和班主任应有职业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主动与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相结合,用大爱做小事,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护理学院教师单亚维作为青年教师班主任代表作分享发言,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过程中要进一步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本次专题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扎实做好学生基础性工作和“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育人创新工作,引导学生工作者共同写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奋进之笔。(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