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召开学习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工作大会

发稿时间:2017-07-18浏览次数:16

为进一步弘扬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传承好“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713日上午,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市人社局、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办,我校承办的上海市学习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工作大会暨中医传承发展论坛在科学会堂隆重召开。
会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翁铁慧慰问和会见了此次获得“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称号的各位名中医,并向他们表示了诚挚祝贺。翁铁慧指出,“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对中医药事业的无限热爱,恪尽职守,德技双馨,为上海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中医药界学习的楷模、医学界的典范。她还关切地询问专家们的健康状况,叮嘱他们既要在工作岗位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保重身体。
会上,市卫计委、市中发办下发《关于开展向本市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市中医药工作者、卫生计生工作者要以“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为榜样,进一步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认真学习“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医德医风,要传承好“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勇于担当。同时,向获得荣誉称号的专家颁发奖牌、证书和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工作室铭牌。大会由市卫计委副主任、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怀琼主持。
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在讲话指出,中央和上海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在《中医药法》启动实施的背景下,全市卫生系统要深刻学习“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先进事迹,推进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健康中国和健康上海建设、全国建成健康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我校党委书记曹锡康和校长徐建光为国医大师朱南孙、刘嘉湘和全国名中医严世芸、沈自尹、蔡淦授予终身教授的聘书和铭牌。徐建光作“传承创新为上海中医药事业建功立业”主题发言,向荣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名称的5位前辈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今后学校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继承工作;加强服务支持,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与学术共同体为载体,切实增强中医药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科学研究,主动服务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挖掘和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精华;加强示范引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从临床、科研、教学、文化多管齐下,打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中医的品牌特色。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詹红生作为新当选上海市名中医代表发言,认为自身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前辈的指引、鼓励和鞭策,并对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医学的创新发展作了探讨。
工作会后,与会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和市名中医代表还参加了题为“名中医谈中医传承与创新”的中医传承发展论坛。论坛由我校副校长胡鸿毅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凯先向论坛发来贺信。校领导为新一批名中医工作室授牌。严世芸、蔡淦、施杞、吴焕淦、徐蓉娟等名中医就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学科与人才等内容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