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及成果捷报频传

发稿时间:2018-12-18浏览次数:482

 据最新消息,经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在近日公布的2018年市社科规划一般、青年课题立项名单中我校获得历史性突破,共有王兴伊、陈丽云、何兰萍、袁开惠、于业礼5位老师获得立项资助。此外,沈雪勇教授申报的冷门绝学项目获上海市哲社办立项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为更好地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团队,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我校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日常管理。近年来,我校在人文社科类项目、成果等方面喜报连连,成绩斐然。

 近日,在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我校终身教授段逸山主编的《上海地区馆藏未刊中医钞本提要》荣获学科学术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获得此奖反映出我校在中医文献领域的深厚积淀,是中医古籍文献研究的典范,也是我校首次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高级别奖项,具有突破性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智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智库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标志。我校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不断贡献智慧力量。我校校长徐建光在2018年获得上海市教委智库项目立项资助2项,宋欣阳副研究员获1项上海市教委智库项目,实现了我校在智库建设中的突破。

 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我校老师以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加快我校的哲学社科建设。近年来,我校获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社科类项目资助也稳步增加。2018年度,朱凌凌和周敏两位老师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近年我校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类项目始终保持着100%的中标率。特别是我校高芸老师在全上海仅有15个立项名额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来之不易的一席之位,这也是学校首次获得该项目立项资助。同时,李赣、陶思亮、沈健三位老师获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资助。

 新时代,我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与时代共奋进、与人民同呼吸,书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篇章,用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奋力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努力形成我校哲学科学研究的良好格局。(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