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沪召开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一行莅临我校实地教学观摩

发稿时间:2018-01-18浏览次数:1308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思政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116日,教育部党组在上海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及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副市长翁铁慧出席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主持会议。

在实地教学观摩中,与会人员分别到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建桥学院,实地观摩了思政课必修课、“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及“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学情况。我校党委书记曹锡康,校长徐建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副校长胡鸿毅陪同观摩了我校的“课程思政”专业课。

在我校一个学时的课程中,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张黎声老师讲授了“人体解剖学第一课”,通过介绍人体解剖学中被称之为“大体老师”的教学媒介,带领学生们了解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包括遗体捐献概念、原则、形式和用途、相关法律法规等。课程的主体是通过讲述6个真实的遗体捐献者故事,走进遗体捐献者的内心世界,生动阐述遗体捐献的意义。这些故事中有身患7种疾病仍感恩医学、感恩医生的黄琦奶奶;有我校优秀毕业生、轮椅上的白衣天使陈海新;有因病早逝的我校研究生徐欣毅同学等等,通过案例故事,将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遗体标本的忐忑、恐惧心理潜移默化地转化感恩与敬畏之心。从“人”的角度诠释大体老师生命的特殊存在方式和意义。体验和感受遗体捐献者及其亲属的大爱大义,引发对生命的尊重,引发学生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投入健康中国伟业的自信心。

在张黎声老师看来,每一位医学生不仅能从“大体老师”身上学到医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崇高的品德和人性的光辉。“遗体捐献者是值得每一位医者与患者尊敬的,他们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用身躯诠释了无私的意义。”于是,张黎声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了“人体解剖学第一课”。从2013年的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到2014年的德育研究课题,张老师把这门人人眼中“冷冰冰”的专业课演绎成一堂“人生大课”。在融入感恩教育内容后,不仅强调医学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要为了谁。”摘自一位学生实验报告中的内心体会,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心灵震撼。张老师也先后获得“2016上海教育年度新人物”和“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奖”。

在下午召开的全体会议上,上海市、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市、天津市、武汉大学作了交流发言。陈宝生指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地各高校思政课呈现出可喜局面,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导向正了”;二是“取向好了”;三是“风向变了”;四是“气象新了”;五是“志向大了”。

陈宝生强调,2018年要继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为全年工作抓手,进一步加强“五个攻坚”,更加突出思政课建设学理支撑和规律研究,更加突出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贡献,加快形成适合其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支撑体系,以教师队伍发展带动思政课建设,更好发挥思政课“试金石”作用,向党和人民交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优异答卷。

尹弘在致辞时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决策部署,把牢高校思政工作正确方向,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取得积极效果。此次现场会的召开,为上海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各方经验,努力开创新时代上海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

全国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教委负责同志等一同参加我校教学观摩。(宗禾)